【疫情下的2021 — — 杜鵑花的過往今來】

--

撰文:張為喻、黃昱輔

杜鵑花盛開的過去

往年的杜鵑花節總是充滿著人,配合社團博覽會,人潮從羅斯福路正門沿著椰林大道一路綿延至總圖,各式社團人聲鼎沸,好不熱鬧。矗立在人潮最末端的臺大新體,是來到臺大的高中生們最期待的一站。

新體內,各科系設立的攤位,與隨時待命在攤位旁邊,無論任何問題都會立即給予詳細解答的解說員們,讓高中生有機會跟正在就讀夢想科系的學長姊直接面對面談話。雖然各科系的活動與介紹可能會有所不同,但也正是因為不同科系呈現最貼近真實的面貌,才能讓高中生們在杜鵑花節中,更加了解科系、未來、甚至是自己。

杜鵑花節的法律系,在講解員導覽跟精美的文宣品之外,還有許多特別規劃以法律介紹為主旨的活動。野台開講就是其中一項法律系行之有年的活動,負責舉辦的系學會學術部會邀請講者,對特定公民議題或備審面試在攤位旁進行公開的演講,在場的觀眾都能及時參與討論並對議題進行反思;就算走出會場後將來不一定會就讀法律系,但透過野台開講,引起對法律和社會議題的興趣,進而日後持續關心與己切身相關的社會周遭,便是最主要的目的。除了野台開講,往年也時常邀請教授進行演講,並開放進場聆聽,讓平常難以接受到大學法律教育的高中生,得以真正體會到有別於高中公民課本上的法律條文,一窺法律在實際應用上最真實的面貌。

兩年前法律系杜鵑花節工作人員合影

然而,自從新冠肺炎爆發之後,杜鵑花節已經好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

在去年實行線上的杜鵑花節以後,因為去年底全球疫情的復發,導致台灣面臨境外移入的風險增大,使學校在權衡之後於十二月底決定將杜鵑花節再度改為線上舉辦,學系博覽會以線上直播取代實體攤位。在這樣的轉變下,法律系選擇在直播中介紹了入學管道、系上課程、備審面試等資訊,也推出一系列專題專訪和系上學生QA影片。

鮮花綻放背後

今年的杜鵑花節早在去年5月就開始規劃,面臨政策上的重大改變,舉辦法律系杜鵑花節的學術部背後的壓力和故事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於是我們這次訪問到了杜鵑花節總召陳語婕,和學術部部長郭學云,一探學術部籌辦杜鵑花節的過程。

首先陳述兩人的職掌:總召負責籌備期間的領導,決定業務和分工;部長負責學術部長期的工作,並和總召一起參與全體規劃事項,也審核粉專、寄信等對外工作。

學術部得知線上舉辦的時候,籌辦已有一定進度,必須重新分工、刪改業務,當時實在是如火燒眉毛般地急迫。語婕說,最困難的是製作直播影片,因為寒假不容易調動人力,大家也必須學習如何製作,在摸索剪片與調整時程安排後,終於在開學前趕完錄製。內容以入學管道、備審面試為主,一方面是將原本傳單上的內容製作成影片前半段,一方面因應杜鵑花節臨近個人申請,才會選擇這種影片結構。

如何將杜鵑花講座改成文章形式,是今年的一大重點;例如訪問張文貞教授的文章,本來是要邀請教授演講,改為專訪放在線上。學云提到內部檢討會有討論今年的呈現效果和往年不一樣:往年野台開講有學長姐分享備審面試準備,今年這部分拍成QA影片,文章則對法律系學生的學習更深入。今年的呈現方式可以當作未來籌備的參考,如何在不同的籌備形式達成一樣的效果,是往後學術部可以精進的目標。

面對高中學子們的好奇心……

在杜鵑花節的業務中,提問箱是最龐雜的工作,交由語婕處理,統整類似的問題作廣泛的建議。超過百則的問題當中,很多提問都是對系上生活感到好奇,像是「法律系學生會雙輔哪些系?」這種因人而異的問題,沒有概括的答案,但畢竟離高中階段還不是很遠,她能感同身受高中生的困惑。也有高中生想了解進入法律系前如何精實自己,學云提到有人詢問「推薦給高中生的活動」,她以自己的經驗思考,大學營隊費用比較昂貴,所以也推薦台大法律營以外的活動,例如NGO、律師事務所等各式組織的活動,「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這些資訊,也許我就不會因為無法參加臺大舉辦的營隊而感到焦慮。」

還有許多高中生仍在探索自己的興趣,所以學術部收到很多關於「會不會後悔讀法律系」的問題,語婕感於這是高中時最想了解的問題之一,於是寫了統一的回覆:其他人後悔與否不是最重要的,傾聽自己的志向才能導引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學云則分享其中一個高中生的提問:因為成績不如預期,反思自己是否適合念法律,想知道他們是否後悔就讀法律系;這樣的反思令她很感動,畢竟身在法律系的我們,也不一定能回答自己這個問題。

QA影片還做了文字版!

從被動變主動

因為實體活動取消的關係,高中生無法來攤位索取文宣品,於是學術部發起了一個新突破 — — 他們寄信給全台有高中部和綜合高中的學校,告知杜鵑花節資訊,以及是否想要杜鵑花節手冊。本來他們擔憂寄出去的資訊是否有傳遞到,實際上回饋很好:與他們合作的學校中,有前幾年學弟妹無法來參與杜鵑花節的學校;有的校方直接公告網站給學生;甚至還有學校詢問可否寄給他們全校學生的數量,但因經費不足只好作罷。

除了學校的回饋,也有個別學弟妹已經看過網站上的文章,進一步希望能獲得實體手冊。「我想這是對我們的一種肯定!」這項工作讓學術部從被動的在攤位上等待學弟妹,變成主動分送資訊給各校,弭平不同學校獲得這些資訊的差距,也布下熱忱的種子,在學弟妹們的心裡發芽。

反思與前進

今年延續去年線上的做法,學云觀察到不只是法律系,其他系也利用去年的經驗,讓今年的杜鵑花節更順利完善。語婕感嘆這樣固然省下很多業務,但無法親自與學弟妹交流,只能看到追蹤數、觀看數,所以沒把握高中生是否發現這些資源。

「觸及高中生」是學術部舉辦杜鵑花節的最大目標。在了解法律系的正確資訊後,有興趣的人可以獲得解答,摸索中的人也會改變既定印象;杜鵑花節更搭建了高中生與議題的關係,拓寬他們的「法律人圖像」,即使不走典型的法律人之路,法學教育也會成為未來的養分。杜鵑花節同時也給大學生們一個反思法律與法律人的機會,接觸這些議題或是訪問學長姐,有時大學生會比高中生更有感觸,像是聽學長姐分享國考的事情,高中生聽了可能沒什麼實感,但大學生知道大部分的同學總有一天會踏上這條路,會比高中生對這些回答更有共鳴;這些籌備時一點一滴成長的時刻,是他們最大的收穫。但是,準備這項活動對學術部的消耗很大,因為學術部花了大部分的心力和資源在籌備杜鵑花節。學云坦言,自己也在思考如何達成消耗與收穫的權衡。

花季過後,並非只有花落

談到舉辦杜鵑花節的理念與感想,學云回想自己高中時候,對臺大法律系的印象是「兩棟漂亮華美的建築」,這想必也是很多學子的想像。她希望杜鵑花節能呈現臺大法律系真實的樣貌,讓他們了解成為法律人必須面對的困難,以及法律人多元的未來。

「在這次總召選舉的途中,發現很多高中生沒辦法實體參加,所以希望這個活動不只有在新體的那兩天,而是沒辦法來的人也能參與到。」語婕認為,即使這次成功舉辦實體活動,這些資源仍必須保存在線上,因為還有許多高中生無法親自來參與,但是他們需要這些資源。

語婕和學云最後都強調延續的重要。杜鵑花節不能只是讓北部學生走馬看花的活動,而是每個人無論何時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和解答。花季之後並非只有花落,芬芳會繼續延續下去,在未來的某一處再度盛開花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