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少年事件處理法教學助理-施涵茹

--

撰文:葉承恩、謝舜欽

助教,在學生的身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會在不同的時間切換。平時,助教是教授與學生溝通的橋樑,可以和我們歡樂的打成一片,就像朋友一樣的陪伴在我們身邊;學期末,助教握有著如老師般的權力,他們有評價學生的責任,必須以分數客觀地評價學生。助教多樣化的角色,令人感到好奇,然而,對我們來說,更神秘的是他們的工作內容,助教通常會在課堂上出現,幫助課堂進行、收收信件、期末時登記成績,有時則會在課輔時出現,提供更詳細的講義,並對一學期的課程做重點整理,幫助學生掌握教授上課的精華。但如果仔細思考,除了上面說到的這些之外,我們對助教的工作好像所知甚少──即使助教是課堂上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們卻對她的工作內容缺乏了解。

這樣的矛盾,或許只有在期中期末考試時,偶然瞥見一位在課堂上從未見過的助教出現時,才會想到這個問題──助教的工作是什麼?我們將訪問少年事件處理法的教學助理施涵茹,讓身在最熟悉的環境裡的我們,也能夠進一步深入了解周圍的人事物。

少事法助教-施涵茹

助教與李茂生教授合影

教授們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傳授所學給法律系學子時,背後總有辛勤的助教、助理們默默付出,在教授與學生間來回奔走、擔任雙方溝通的橋樑,為了教授和學生的事情勞心勞力。課程能順利進行,助教們的心血功不可沒。

施涵茹助理在李茂生教授的少年事件處理法課程中擔任教學助理,在李教授門下人力短缺的情況下,基於主動分擔工作的積極心態,她順理成章地接下教學助理的工作,協助李教授處理各項事宜。

「包羅萬象」的工作內容

教學助理即是專門安排給教授的職位,負責教授在學校所有教學事務,若教授開設的課程過多,每個課程才會有專責助教的安排,因此,施助理除了處理課堂上的教學事務,還要協助教授處理許多來自台大行政方面的工作。

舉凡專題的分組報告、課前準備的文本安排,到課堂的庶務、調整、改考卷、登記成績等,都可能成為助理在教學上負責的事務。其中,對於「考試給分」,施助理認為學生可能常會有一些誤解:「給分數這件事情不是那麼制式的事情,它有很多個人化的考量。尤其是研究所的課,我們給分數其實會參考各種不同的因素。有時候有些特殊考量或是說這個學生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個人需求,我們不會說一定有一個一體適用的標準。」施助理還提到,李老師所開設的少事法及監獄學屬於十分柔軟、比起給與知識更重視反思的課程,再加上教授又其實是個十分心軟的人,因此在給分上較為彈性。

至於行政方面的工作,報帳可以說是施助理眼中的大魔王。「每個老師,在學校都會有些帳務嘛,譬如說,導生聚會有一筆經費需要和系辦請款,這種算是很簡單,可是有一些是老師的研究計畫,但計畫的前置要每一筆是要分開處理,不一樣的項目,要報不一樣的負責單位,那它這個流程有時候會很複雜。」由於每個單位的款項都不一樣,款項的性質亦不同,助理認為這是她工作中最難過的一關。

雖然工作內容整體來看種類繁多,且包含了許多教授不想處理的繁雜事項,教學助理的工作內容卻並非全然地枯燥乏味。施助理提到和李老師的日常互動、跟課時的瑣事等,是她工作中最輕鬆、最快樂的時刻。

從這些多如牛毛的工作項目中,我們不難窺見,系上諸多充實而豐富的課程、學生們手上一張張的期中考卷、Ceiba上博大精深的講義,乃至於教授們苦心孤詣的研究成果,教學助理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助教們在平凡的事務中付出的心力,亦值得推崇與尊敬。

和教授及學生不同的雙向互動

在與學生的互動方面,施助教以「協助」作為應對學生,亦即學弟妹們的主要態度。此外,她也在教授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中扮演輔助性的角色,在李老師的課堂上,施助教會作為教授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的「潤滑劑」,來確保課程平順地進行。

在一般的行政事務上,學生的信件多半都由施助理來處理,因此施助理和學生的互動十分頻繁。其中最讓施助理印象深刻的一位學生,需要一張趴床作為上課時的輔具,因為事前需要幫他安排、準備,就會跟這些學生有比較多互動,而這位學生的認真態度也令她記憶猶新。

法律系雖不乏讓助教留下優良印象的學生,但也有一些學生的行為使助教感到不快。採訪中,施助理便向我們分享令她觀感不佳的行為:像導生宴訂位後臨時不來參加卻未發信件告知,這將使預算的申報出現問題。此類隨興而為、忽略基本待人處事的禮貌和尊重的行為,在人際互動中將造成他人困擾,是十分需要注意的。

而在與教授的互動部分,施助理對李教授情分頗深:「常常有機會跟老師互動就可以跟他比較親近,而且會比較知道怎麼陪伴老師,或是處理他的事情上一些個性方面的細節。」

除外,施助理提及不少李教授平時生活的軼事,不乏教授平時較難發現的幽默詼諧的行為,也發現教授在許多瑣事上展露出溫暖而富包容心的一面。在助理的位置上,更能深刻體會李老師犀利的教學風格背後的深意和溫柔,並協助延伸到課堂的日常事項中。

在工作中成長

就工作的收穫而言,施助理覺得成長最顯著的是行政能力:「因為助教本來就是一個嫁接在行政跟教學之間的工作,要去跟行政端配合,確實很枯燥。可是是一個很基本的能力,因為你會知道一個行政工作,不只流程,規章,還是一個非常人性化的事情。」在與行政端協調的過程中,施助理對於人際關係、權力的運作流程等有了更深刻的體悟,而這將成為未來在社會中立足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批改學生考卷的過程中,施助理則學習從學生視角轉換到助教視角,認為分數對她來說沒什麼大不了,並學著以體諒和柔軟,而非刁難的方式來面對學生的學分。

除此以外,在學術能力上,施助理亦因為教學助理的工作而對李教授的學問有著切身體會。她舉少事法為例:「少事法有一個原點,它想要表達的就是對成長的理解。像法學的訓練和法律人的培養方式特別的線性,整個歷程非常清楚、一層一層的。可是這屬於社會很小一部分的人,一條路直直的走出來、沒有遇到挫折的人更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人都會經歷迷惘和折返,是一個很擺盪的過程。」

施助理認為,李老師是以自己的生命來展現學術,其中的知識傳授,是非常抽象的。而李老師所謂少事法的精神,與她自身的境遇有著不小的相似之處:「像我自己的成長就特別地不線性、不安定,我很離經叛道,那可是李老師他就是會給我這個空間,反正不要讓你出事情、讓你在現實層面遇到太嚴重的挫折無法前進就好,其他你想做什麼事情都給你一個很大的空間,你可以自由地去開展、去體驗。」這樣子的人生態度,才是施助理心目中少事法課程中最核心的部分。

而教學助理一職中,最大的收穫為何?施助理認為,這份工作中最大的收穫,便是與李老師之間的關係。由於對李教授感情深厚,所以她在擔任助理的過程中,能夠盡己所能去協助教授,也因而能看到老師更多的面貌,並用學術以外的方式去學習李老師的學術精神。筆者認為,這樣無形而深刻的互動,雖難以言語形容,但這份充滿溫情與默契的情誼,實為無可取代的至寶。

施助理給法律系學生的真心話

法律系的學生時常有點焦慮,因為社會建構讓這條法律人的路上好像應該做什麼事情很清楚。那也意味著說,你們需要像破關一樣,一步一步達到那個目標,那這樣的過程中也會使許多人產生壓力。

有些法律系學生,則是使命感、社會關懷很強烈,可能會覺得法律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其實法律是一種語言工具,也是一種思考工具,卻不是一種全面性的工具,還是種特別狹窄的工具,可是當你們被訓練,習慣性使用這個工具去看待這個社會的時候,只能得到一種視角下的解法。

我會建議法律系學生要察覺到法律人只是你的一個外在的身分,有時候要跟這身分,尤其是使命感跟價值觀,適當地抽離開來。法律如果是一個三角,不要一直理所當然的活在這個三角形中,有時候跳出來檢視一下,你的生命跟整個系統之間的關係。

如果你當下已經對你自己的狀態,感到有點不舒服,有點不安,有點焦慮,有點迷惘;不要拖延,也不要麻痺自己,認為考過律師或只要考上研究所這些負面情緒就迎刃而解。如果認為法律人應當成為能幫助、去照顧弱者的人,卻不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反而會是離期待的終點最遠的。

先把當下的自己照顧好,然後開始就進一步,從練習關照身邊的人、把握住那些短短的人際關係、保有該有的知覺和適當互動開始做起,要記得跟「法律人」或是「法律系學生」這些角色給你的想像和框架,保持些許可以察覺的距離,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

結語

在施助理的言語中,筆者感受到她與李教授之間充滿溫馨的互動與情感,同時她也在課堂上協助許多同學們,使得修課的同學們得以獲得完整的知識傳承,助理的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訪談的尾聲,施助理給予法律系學生肯定,並期許未來想承接助教一職的後輩們,能夠在課堂中留有課程的空間,除了顧及台下同學們的學習,也要多照顧台上那位,以犀利言詞隱藏柔和內心的好教授。

辛苦了,助教!

透過助教的專訪,我們期望讓助教的工作與心聲能夠被更廣泛地了解。在助教的經驗分享中,提到了助教的工作內容、與學生及教授之間的互動、工作時的軼事及對學生的建議及看法等,有助於拉近法律系學生與助教間的距離。

前文中分享不少助教處理學生相關事務的點滴,除了讓助教留下好印象的優良學生外,也有不少助教視為「地雷」的行為,會讓學生在助教的心中形象大扣分,這些事項也能一定程度地提醒法律系學生與助教交流時,需要注意一些關鍵的小細節,雙方的互動會更好。

助教的工作也包含協助教授,因此從訪談內容中我們不難發現助教們與教授的關係十分緊密,不同於傳統觀念中學生與老師單純的知識傳授,甚至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係。這樣的情誼成為助教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特色。讀者如果有特別憧憬的教授,那麼成為該教授的助教將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助教們不僅在課程中協助教授備課、開授課輔、閱卷等,同時也具有「學長姐」的身分,能夠依據自身的經驗給予現今的法律系學生實用的建議,在這次訪談中提出的許多肺腑之言,也將帶給後輩很大的幫助。最後,不得不再次感謝這些辛勞的助教們,他們在課堂中默默付出的身影,是推動課程進行、增進學生學習效率不可或缺的助力,讓人想由衷地說一聲:「辛苦了,謝謝您,助教!」

--

--